我国传统对老年人的通称。东汉时期,一部以同音、近音字解释字义、推究字源的诂训书——《释名》中解释为,50岁称“艾”,通“乂(yi)”,治理的意思,指遇事有判断力。60岁称“耆”,耆指之意,即指挥事使派他人,而不亲自从事劳役。故以“耆艾”代称老年人。见于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然则乡里先耆艾,奉高年,古之道也。”意为乡里以老人为先,奉养高年之人,是自古以来的道德风尚。又因年长者见闻广博,常为人敬重,故尊为师。《荀子·致士》说:“耆艾可信,可以为师。”所以该词被引申代指尊长和师傅。如《国语·周语上》中有:“瞽(gu)史教诲,耆艾修之,而后王斟酌焉,是以 ......
相关新闻